科技期刊
当前位置: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
搞定这七种“关系”再谈纺织智能


日前,工信部消费品司纺织处处长曹庭瑞在出席某行业活动时,对纺织行业智能制造工作进行了分析和交流,特别针对行业推进智能制造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进行了梳理。


发言中,曹庭瑞表示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动力已发生深刻变化,产业正处于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人们不但要深刻理解世界产业变革的新态势,也要清醒认识中国制造业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更要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新机遇。要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汇集社会资源、整合各方力量,加强协同创新,推动全球技术要素和市场要素优化配置,促进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组织形式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纺织工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形成了全世界最完善的纺织工业体系,纤维加工总量占全球的1/2以上,纺织品服装贸易额占全球的1/3强。同时,我们的短板依然突出,高端装备、先进纤维、知名品牌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大而不强”。在由大向强迈进的关键时期,行业面临全球产业格局深度调整:高端制造向发达国家回流,中低端制造向东南亚、非洲等周边国家分流的双重挤压之中。近年来,劳动力、原料、能源等生产要素成本高企,纺织企业到东南亚等周边国家投资步伐加快,产能和订单向海外转移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据介绍,面对新的形势工信部积极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明确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并以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综合标准化和新模式应用、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等作为抓手来推进智能制造工作具体到纺织行业,工信部在树典型、定标准、建体系、搭平台、推成果等基础性工作方面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模式。四年来,工信部共遴选确定了305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其中纺织行业有20个项目入选,涵盖了棉纺、化纤、印染、服装、针织、家纺、产业用、纺机等行业。同时,也支持了一批纺织企业的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和新模式应用项目,这些工作的开展,对纺织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智能制造新模式培育推广、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集成应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智能制造毕竟是新事物,是革命性工程,需要探索、需要积累,需要不断学习和调整。在推进纺织行业智能制造的历史进程中,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体”和“用”的关系 


体就是主体、是根本,用就是手段、是外力。借鉴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来说明纺织制造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二者之间的关系。智能制造实质还是两化融合,纺织服装制造是主题、是根本、是基础,信息技术是手段、是助力,两者是如虎添翼、如鱼得水的关系。纺织服装制造和产品不因信息技术的融入而发生质的变化,只是生产方式、工艺流程的改善、优化和提升。因此,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要适应和服务于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不能反客为主,不要本末倒置,在推进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我们时刻要保持对制造业的敬畏之心。


二、“软”和“硬”的关系


智能制造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我们重视装备等硬件的思维由来已久,在智能制造上一定要注重整体性、协调性,要软硬兼施、前后协调,要注重纺织服装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装备的开发应用,更要注重纺织服装设计、制造等专业软件工具的开发,同时要下力气做好纺织服装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基本规范和科技人才队伍等软实力的建设。只有硬件和软件两手抓,才能出成果、见成效。


三、“虚”和“实”的关系 


智能制造也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在纺织服装智能制造技术应用中,数字化是核心,是支撑。我们如何把纺织服装行业每一项技术、每一道工序、每一个装备、每一个工艺、每一个设计、每一件产品都转化为数字,如何把设计、生产、订单、仓储、物流、销售、财务等环节的数据进行科学采集、分析、感知、适应,甚至实现自我决策,如何把传统思维里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转化为虚拟数字,并通过数据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这些问题、这些转变无论是从思维习惯还是技术层面,都对我们提出了挑战。目前工信部正在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如何建设行业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也需要业内外积极思考、广泛参与。


四、“大”和“小”的关系 


在推进纺织服装行业智能制造的改造应用中,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路径、切入方式、介入时机和应用模式都是不同的。大企业可以先行先试,可以“以我为主”开展智能制造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但量大面广的中小纺织服装企业怎么办?我想中小企业先要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借助外力,这个外力就是行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中小企业智能制造升级改造的市场非常大,作为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要积极创新面向中小企业的合作应用模式,只要服务供应商拥有先进的技术水平,再找到有效的合作模式,今后将大有用武之地。


五、“新”和“旧”的关系 


我国已形成全世界最完善的纺织工业体系,在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发展方向,成为产业升级的利器时,投资新装备实现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线甚至建设无人工厂都没有问题,但如何将数量庞大的存量产能升级改造成为智能制造生产线才是重要而关键的任务。存量产能的智能化升级对行业的引领作用和示范意义才是最大的,这项工作最值得去做,我们不能“喜新厌旧”,而要下大力去“旧貌换新颜”。


六、“内”和“外”的关系  


当前智能可穿戴产品成为时尚热点、消费亮点,而我们纺织服装行业在穿戴产品的开发制造上拥有近水楼台的先天优势,但我们业内在智能纺织品、智能服装的开发攻关方面还需要抓紧,应该主动作为,将我们的纺织服装制造技术与芯片、传感器、电子产品等外部要件实现跨界融合,在纤维新材料、电子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中与上游和外界加强合作,在智能纺织品服装开发上尽快实现突破。


七、“先”和“后”的关系  


工业2.0、3.0、4.0,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这些步骤、层次、等级,我们各个企业可以自我评估、对照一下,或由专业机构评估一下,企业目前所处的水平,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客观地找准自己目前的位置,找准问题,找到自己的痛点和难点、不足和短板,知道自己的需求,对症下药,统筹规划,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推进,日拱一卒,久久为功,必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