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江苏科普月期间,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科普工委会委员、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周莉,在南通文峰广场“城市非遗会客厅”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将传统纺织印染非遗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为市民带来了全新的科普体验。
周莉所在的南通市华艺扎染博物馆是“城市非遗会客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周莉不仅展示了“苏超”周边帆布袋、“弄影”品牌服饰等一系列原创扎染产品,更重要的是,她通过现场演示,向市民传授折叠、捆扎、夹等多种扎染技法。
为了让市民更好地理解扎染背后的科学原理,周莉设置了专门的科普区域。她利用pH试纸和专业的检测设备,让市民亲身体验染液酸碱度对颜色的影响。在“非遗奇妙课”上,周莉会详细讲解扎染的历史、文化以及科学知识。她介绍,扎染的图案形成与布料的折叠和捆扎方式密切相关,不同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图案效果,这其中蕴含着数学和物理学的原理。
此外,周莉还积极推动扎染技术的创新。她与科研团队合作,研发出更环保、更高效的染液配方,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了染色的质量和效率。这种创新不仅符合现代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为传统扎染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江苏科普月的氛围下,周莉委员的工作让南通文峰广场“城市非遗会客厅”成了一个科普的新地标。她通过科普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纺织印染非遗中的科学奥秘,实现了文化传播与科学普及的双向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