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
当前位置: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 | 行业新闻 | 频道首页
构建新发展格局:“十四五”时期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方向

“谋大事者,首重格局。”纺织行业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更大作为,需要找准定位、理清方向、明确路径。

我们要从产业实际出发,准确理解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高质量发展阶段。明确产业的价值与责任,这是我们行业发展的方位所在。

我们要从形势变化出发,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百年变局和发展新局,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风险意识,把握战略机遇,这是我们行业发展的方向所在。

我们要从战略大局出发,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双循环中增强产业的生命力、竞争力、贡献力,实现供需的高质量平衡,这是我们行业发展的路径所在。

“十四五”时期,纺织行业将以系统观念推进科技、时尚、绿色的高质量发展。行业不再突出增量目标,而要将产业的质量提升与内涵拓展作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核心创新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使纺织行业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解决民生与美化生活的基础产业、国际合作与融合发展的优势产业。在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时,中国纺织工业要成为世界纺织科技的主要驱动者、全球时尚的重要引领者、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进者。

(一)强化科技的战略支撑,实现自主可控、自立自强

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关键技术突破。围绕纤维新材料及装备、纺织绿色制造技术及装备、先进纺织制成品与装备、纺织智能制造关键装备等领域加强研发创新。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提升共性基础技术供给。努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重点弥补碳纤维、对位芳纶、聚酰亚胺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领域的尖端技术空白。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行业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的建设和完善,推进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推动建设产业用纺织品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强国际合作。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产业化水平。健全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系,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强化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基础通用和产业共性技术标准的制修订,推动国内国际标准一体化。

提升科技人才规模与质量。发挥行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作用,建立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发展高水平研究型纺织学科,培养基础研究人才。强化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普通教育的有机衔接,扩大纺织专业性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规模。完善科技评价体系,优化创新生态。

(二)畅通产业循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夯实基础,塑造制造体系优势。完善从纤维材料生产、纺织染整加工、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全产业链制造体系。聚焦战略性新材料和重点领域,推进产业用纺织品发展。完善产业用纺织品相关的统计与标准体系。加快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智能纺织装备,打造基于新兴信息技术的纺织智能车间、工厂。加快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两业融合,发展服务型制造等制造新模式、新业态,打造智慧化、柔性化供应链。

集聚资源,推进产业集约发展。深化产融合作,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推进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提升企业应用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工具解决发展问题的能力。鼓励企业之间兼并、收购和联合,实现资源优势互补。适当提升产业集中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纺织服装企业。发挥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集聚和整合作用,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提升能力,强化产业安全生态。梳理产业链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补短板、锻长板。大力发展煤制化纤原料技术、生物基化学纤维技术,引导棉花多区域种植,保障纺织原料供应安全。积极应对“涉疆法案”带来的挑战,维护我国棉纺织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加快形成新疆棉及其制品的消费者认知和地理标志品牌认知,扩大国内市场消费。加强防范金融风险,防止国际资本异常流动对产业稳定造成冲击。积极应对数据网络安全、创新叠加风险等产业新问题。

(三)立足扩大内需,推动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

以品质提升为核心,优化产品供给体系。加强流行趋势研究、新材料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强化产品创新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加大智能穿戴、绿色健康产品等的开发力度。推广纺织产品大规模定制化服务,适应个性化消费趋势。以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扩大纺织产品在医疗卫生、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消费新空间。

以品牌建设为核心,引领消费升级趋势。提升文化自信、品牌自信,以“大师、大牌、大事”为抓手,打造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时代特征的时尚生态。提升时尚创意水平,形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内涵的自主品牌、“国潮品牌”。推动品牌价值评价体系研究应用。持续推进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化和市场化发展。

以渠道建设为核心,提升消费转化效率。积极推进线上线下多渠道融合。加快直播电商、社群营销等新模式、新业态在行业的应用。探索打造行业消费节,丰富消费场景。推动渠道向低线城市和农村市场下沉,充分释放消费潜力。积极推进专业市场的优化升级与数字化转型。打造重点时装周、重点展览会,提升影响、带动消费。

(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巩固外贸优势。在深化传统市场开发的同时,开拓新兴市场,打造多元化的出口市场格局。围绕专业性与影响力,加强国际展会模式创新和内容创新。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推进行业质量标准、认证认可与国际并轨,以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打通内外贸堵点。跟踪贸易政策新变化,做好风险监测和预警。

引进优质资源。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以关键材料、重点装备、核心技术为重点进行资源引进。探索建立数据要素的开放流通和共享协作机制。主动扩大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口,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新需求和产业需求。鼓励企业通过并购、控股、战略投资等多种方式进行全球化布局。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推动国内纺织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产能合作。平衡好国内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关系,科学引导产业国际布局与合作,避免产业空心化。打造以我国纺织产业体系为资源调配中心的全球生产网络。综合考虑承接地的政策环境、要素成本、社会需要等因素,优化产业布局。丰富国际产能合作模式,促进自主装备、工艺、技术输出。进一步深化“澜湄”等重点区域的纺织产业投资与合作。增强海外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强化行业组织、企业间的国际合作,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五)系统推进产业绿色转型,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深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全方位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

强化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绿色纤维技术,少水节能、少化学品染整加工技术,绿色制造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废旧纤维制品再生利用关键技术等。在纺织全产业链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加强生产过程的污染物管控与资源综合利用。

加强绿色管理体系。推进行业社会责任建设,不断丰富管理工具和方法,拓宽适用主体与领域。完善绿色标准、绿色认证体系,推动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行业示范。布局开展碳排放相关计量管理、碳中和前沿基础研究等工作。加强印染、粘胶、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规范管理,建立绿色制造服务体系。

打造绿色供应链体系。鼓励绿色产品设计开发,提高纺织产品绿色化水平。加强绿色纤维材料和纺织面料产品的开发及应用。以实现再生材料替代为目标,加快构建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探索开展“互联网+”纺织品回收利用行动,建设纺织产业园区废弃物综合利用信息平台。

(六)优化产业布局,构筑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系统

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将产业发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大战略。统筹考虑经济规律、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等因素,加快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区域联动、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东部地区要立足中高端,打造国际水平的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和品牌中心;中部地区要营造更加完善的营商环境,高质量承接纺织产业转移;西部和东北地区要依托特色资源、民族文化、传统工艺等大力发展特色纺织。

加强重点领域、区域的集群化发展。将产业集群发展同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效衔接。推动纺织产业集群的培养、建设与升级,以产业集群建设带动县域经济和乡镇经济发展。发现与培育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引领性的数字产业集群、先进制造集群、时尚产业集群。引导各类优质资源高效集聚,推进世界级纺织产业集群和时尚小镇建设。

引导产业科学有序转移与承接。发挥东部沿海产业的引领优势与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推动产业的区域平衡发展。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带动产业链配套环节有序转移,帮助承接地加快形成新的产业优势。以行业会议、大型展会、时尚周等活动为纽带,促进行业优势资源向中西部流动。统筹好投资布局,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