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5日,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2023年度学会工作总结交流研讨会”于线上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学会理事长周洪溶,学会副理事长单位,特邀单位负责人,各市学会、省学会各专委会、工委会负责人共50余人参会。会议由省纺织工程学会秘书长王志杰主持。
一、周洪溶理事长发表了重要讲话
2023年度,学会在各市学会和各专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受到了省科协和相关政府部门的肯定和表彰,对此表示祝贺。对2024年的工作提出如下希望:
1、根据省科协相关要求,强化党建引领中把牢政治方向,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在履行四个服务中找准工作方向,坚持人才培养、服务科学决策等工作。
2、面对美欧与我国脱钩断链、纺织行业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大环境,认清方向,立足省情谋发展,发挥纺织人在科技领域的作用。
3、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精细化服务,聚焦重点找出突破点,积极参与苏锡通高端纺织集群的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4、今年是学会换届年,甄选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新一届理事会,扩大社会影响力,提升自身服务能力,携手全省各市学会和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共创共建共享共治共得学会平台,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贡献我们科技工作者的力量。
二、李梅副秘书长代表学会秘书处作2023年度学会工作总结报告
在省科协“省级学会高质量发展考核”中获“一类”,综合指标名列省科协应考学会159家中第12名;“江苏纺织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和“一流科技服务平台”等六项能力提升和科创江苏项目顺利通过结题;获省科协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江苏省第35届科普宣传周“优秀单位” 和省科协2023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单位”。具体方面如下:
1、开展政府职能工作:学会在所承接的职能方面开展的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获得了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和上级主管单位的表彰和奖励:
(1)完成职称评审工作,初级、中级共31人,高级工程师73人、正高级工程师19人获通过;
(2)学会设有人社厅“江苏省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2023年度举办线下培训班10多场,线上培训班4场,受众1000余人;学会网“继续教育平台”上已注册300余人,本年度有效学时达1154小时;
(3)制订、发布团体标准7项;
(4)“‘苏锡通’高端纺织集群高性能功能纤维材料研发与应用”高级研修班获人社厅立项,并圆满完成验收;
(5)参与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省水利厅等职能部门的政策制修订和行业咨询活动。
2、主办学术交流活动:主办、承办大中型、全国、区域和全省性学术会议7场,受众7000余人,通过学术交流增强了江苏纺织行业影响力;学会紧抓科普工作,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落实到各项科普活动中。
3、学会设奖表彰:表彰了“2022年度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33项,“2022年度江苏纺织学术论文奖”一等奖3篇、二等奖67篇、三等奖126篇,并开展2023年度相应评审工作,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4、青年科技人才托举:为助推青年科技人员成才成长,学会积极组织“2023年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资助培养对象(学会资助)”的人才选拔,推选1人获批。
5、科技成果鉴定:2023年度组织完成科技成果和新产品鉴定共26项。
6、省科协奖项提名和评审:学会积极组织“2022年度江苏省行业领域十大科技进展”的申报,共呈报10个项目,其中3个项目获“新材料化工领域”十大科技进展,1个项目获得“装备制造领域”优秀科技进展。
7、技术服务:学会通过江苏纺织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平台,发挥院士专家团队优势,促进企业高速发展,为科技与经济融合创新助力,分别与万工、鹰游、无锡一棉、青昀、纺研所签署或续签技术服务协议。
三、魏新主任主持市学会、专委会、工委会的工作汇报。
回顾2023年度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发现的问题,积累经验和智慧,探索行业内涵,融合各专业学科精髓,共同推动学会各项工作在新的一年中再上新台阶。
1、连云港市学会:在23年的工作中与省学会共同开展企业服务、组织职称申报等工作,充分发挥了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精神。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省市学会的交流,承担更多的行业社会责任。
2、盐城市学会:立足于当地纺织行业的发展情况,走访调研,为企业的创新发展作出贡献,同时着力打造“苏北”品牌,为推进建立现代科技社团奠定基础。
3、南通市学会:今年成立70周年,一直以扎实、稳健、创新的工作方式引领南通市纺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在江苏纺织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上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得到了省科协的充分肯定。希望新的一年中能够共同将中心和学会的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4、苏州市学会:近年来在职称申报工作中认真负责,起到了较好的影响力,同时紧密结合行业发展实际和企业需求,开展活动,发挥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5、无锡市学会:今年加强学术交流、服务企业升级、把握政策时政热点、丰富科普内容。在学会工作创新发展的阶段中,希望进一步发挥自身的学院优势,将资源转化为实力,与省学会一起共同承担起行业的社会责任,为纺织行业的创新发展助力。
6、常州市学会:近年来一直在助力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同时积极推动校企会联盟开展活动,为常州绿色制造在纺织行业建设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7、科普工作委员会:在徐阳主任的带领下一直积极配合学会和省科协的科普和宣传工作。接下来科普专委会将开拓创新工作方式,开展多渠道宣讲,共同为纺织行业发声助力。
8、毛麻专委会:今年工作的重点组织行业技术人员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会议,参与制修订多项标准,同时依托阳光集团引领行业发展不断创新。希望能够加强与各专委会之间交流和碰撞。
9、针织专委会:在23年的工作非常有特色和亮点,尤其是具有前端科技的全国针织科技创新大会,为全国针织技术的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蒋主任把纺织科技的宣讲带进了清华大学,为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贡献,希望在新的一年我们能够与针织专委会一起打造更具行业影响力的学术交流活动。
10、棉纺专委会:在陈忠主任的带领下开展的有声有色,23年开展的棉纺织企业的研讨会产生一定有影响力和前瞻性,为纺织行业发声。同时在培训、继续教育、科普、企业调研等方面给予省学会很多支持和指导建议。
11、印染专委会:今年开展了“绿色低碳,数智创新”研讨会、亮相行业展会、开展扎染体验。同时注重企业调研、科技咨询,加强行业宣传等,将专委会工作落实到实际。
12、服饰专委会:结合省内服装产业发展的新特点,开展了一系列围绕引领、创新和服务的推进工作。肩负着社会责任的同时为江苏品牌服装的发展给予智慧赋能。
13、化纤专委会:今年的工作注重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以及与企业的技术服务。希望化纤专委会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学会深入联动,共同为行业发展出谋划策。
14、产业用纺织品专委会:注重学术交流,在结合自身优势的同时可结合行业内的交叉融合,加强各专委会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提升开拓行业的服务能力。
15、纺机专委会:在王志杰主任和李瑞芬副主任的带领下开展多项科技服务工作,今年专委会积极组织ITMA 2023欧洲国际纺机展和上海纺机展的参观调研活动,得到企业的好评,在专注国内行业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与国际行业发展接轨。
16、家纺专委会:近年来发挥科技智库作用,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同时牵头“科创江苏”专项行动,专业科技服务团今年在省科协项目中圆满结项。同时学会与家纺专委会连续三年开办家纺研修班,反响热烈,将进一步把南通家纺研修打造品牌效益。
17、标准与检测专委会:标准与检测工作扎实,标准的多项发布、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训都非常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24年的工作计划非常具体,希望我们共同促进标准化的发展和进步。
18、标准化技术专业委员会:在23年顺利换届,标委会聚焦行业政策,开展多项技术交流活动,希望与各专委会一起为行业发展做出示范引领作用。
19、空调专委会:依托精亚集团开展了学术交流和技术创新工作,在24年希望专委会能够进一步拓宽行业面,全面渗透到行业中,聚焦热点,提升服务创新能力。
20、棉织专委会:在人才工作和产业信息交流方面独具特色。新的一年在加强行业群体凝聚力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棉纺织企业的发展,共同促进行业技术能力的提升。
21、环保专委会:作为学会的新生力量,今年开展的会展赛商也是可圈可点,希望专委会将加强自身建设,与学会工作深入交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将绿色环保理念在行业中延伸。
四、学会副秘书长李梅主持选举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根据各市学会、专委会和工委会提名,秘书处形式审查,与会代表通过网络投票,共选举产生了无锡等6家市学会和棉纺等11家专委会、工会委为先进集体;陈忠等41人为先进个人。
五、李梅副秘书长主持了本次研讨会特邀的部分理事长单位和省内纺织院校负责人、学会重要合作单位,就学会创新发展工作征求意见和建议。
1、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关晋平副院长介绍了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作为苏州大学5个获得支持的学科之一,是院校纺织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 希望新的一年继续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研讨,更多地参与学会平台活动,并做好新的专委会的换届工作。
2、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侯秀良教授的讲话既有对学院一系列荣誉数据的自豪,同时也肯定了学会的成绩,并表态江大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将全力支持学会工作。
3、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李爱红处长阐述了按照“多方融合,多链协同,激发创新活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方向推进产教融合及科教融汇,结出了累累硕果。也感谢学会作为共建单位支持常纺院发起的“全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教融合共同体”,并希望通过此平台更多围绕高端纺织和新材料产业培养专业人才,进一步加强企业实践活动与学术研究的结合,做好产业对接。
4、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王曙东副校长介绍了学院在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内涵建设;坚持科技赋能,提升服务能力方面所做出的成绩,并提出学院作为江苏纺织工程学会理事单位,新的一年将在继续做好职业教育 “双师型”教师队伍,与学会职称评审一道协同加强纺织专业人才培养。在学会平台上“贴近企业做学问”。
5、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王玉萍主任感谢了学会对中心的信任,将中心作为人社厅省级研修班的承办单位,希望新的一年中心成果和江苏省的产业进行更多对接及转换,发挥国家级中心科研载体的作用,切实推动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
6、南京海关工业产品检测中心:王晓萍主任介绍了中心的主要职责、工作内容及所获荣誉,特别是中心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版块,非常愿意为各企业单位提供检验、检测、鉴定、标准、咨询、培训等技术支撑,作为省学会标准与检测专业委秘书处单位,王主任表示继续在人、财、物三方面全力支持标专委的工作,为江苏纺织高质量发展海关实验室的力量。
7、江苏奥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郭涛副总经理介绍了企业在共建科研技术平台,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共享人才培养,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等方面的工作成果。同时将与省学会保持密切联系,借助高校、科研院所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做大做强聚酰亚胺新材料产业,并团结连云港市纺织企业围绕省学会的工作平台做好职称评审、项目及相关工作。
8、南通高端纺织产业研究中心:陈蔓生主任提交了书面建议:江苏纺织资源丰富,苏锡通高端纺织集群是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江苏高校与社科院在经济管理学建设上在全国处于领先,研究实力很强,知名专家学者众多,学科齐全,纺织工程学会的平台上的纺织企业要加强同高校联系,在产学研合作推进中,学会一定能进一步发挥影响力,大有作为。
除以上交流单位外,南通大学、无锡一棉、盛虹集团、恒力化纤、无锡宏源、江苏悦达、连云港鹰游、省纺检院及鑫缘茧丝绸等单位领导也参加了本次研讨。
(部分参会人员如图所示)
六、王志杰秘书长递交2024年的工作计划(讨论稿)
1、专委会能力提升及工作任务
各专委会要积极参与申报省科协能力提升和科创江苏项目,积极开展各项学术交流活动,为“江苏省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建设添砖加瓦,开展线上线下继续教育,提供线上继续教育课程的视频或文本资料,每个专委会每年不少于8个课时。
2、积极组织各类奖项申报,抢抓政府职能
组织申报省科协“2023年度新材料化工纺织领域和装备制造领域‘十大科技进展’”;宣传、组织科技成果申报、鉴定和学会科技奖申报,为提名“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作基础,为纺织科技人员职称申报提供有利能力佐证;组织学术论文撰写,参与江苏纺织学术论文的征选工作;宣传、组织团体标准制订,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制修订。
3、做好全省纺织科技工作者的服务工作
宣传、动员、组织和评审纺织工程高级职称;积极发展会员,补充新鲜血液,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保持学会的活力和行业代表性;开展会展赛商活动,组织国内外展览及技能和设计大赛;开展园区、地区服务,牵手政府部门做好产业诊断、规划,针对性开展调研、咨询、讲座和科学普及等。
4、做好换届工作的准备
学会理事会的推荐、审查正在进行,各专委会、工委会也将与理事会同时换届,请各市学会、专委会、工委会和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积极组织、踊跃参加科技人员自己的活动。
同时希望各个专委会、工委会组织学习,认真贯彻本次交流研讨会周理事长的重要讲话,联系实际,向标杆看齐向优秀学习,取长补短,提升服务能力,齐头并进。
七、监事讲话
监事会主席陈飞在交流会上表示祝贺年度工作交流会的召开,充分肯定了学会及各分支机构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勉励大家保持荣誉、再接再厉,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成绩,为全省纺织科技进步作出更大贡献!